浙江水庫移民村煥新  錢晨菲

 「今年五‧一假期的營位,早在清明假期前就被預定完了。」1998年出生的毛一伊是浙江寧波余姚某營地的主理人,每次小長假都是她忙碌的時刻。

 毛一伊的營地座落於余姚四明山北麓的大隱鎮章山村,這裡森林環繞、流水潺潺。2022年,因看好戶外露營,她回到家鄉,將原本荒廢的土地改造成藏在山腳下的營地,運營三年來,越來越多的遊客走進這裡。

 村裡的變化,章山村黨總支書記毛偉平都看在眼裡。他介紹,2005年,水利工程雙溪口水庫開始建設,章山村內4個自然村實行整村搬遷並集中安置。此後的十餘年裡,如何發展村集體經濟、改善村民生活條件,始終是村裡的頭等大事。

 2020年,在外開辦企業的毛偉平回到家鄉,從老書記手中接過發展接力棒。村裡成立專項工作組,排摸閑置土地、提升工業廠房管理,將零散土地資源整合升級。

 深諳經濟發展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性,當地積極招引農文旅項目。章山村文化旅遊拓展中心主體建築於近日完工,這座總投資超1800萬元人民幣的文旅綜合體,將成為展現章山村文旅融合的新窗口。

 數字化是章山村發展的關鍵一招。2024年以來,該村以未來鄉村建設為抓手,建設數字孿生可視化係統,探索數字生產、數字生態、數字治理。

 毛偉平介紹,村裡把社保、醫保、建房等農村高頻次事項充分下放,實現村民訴求最多跑一次、最多反映一次、最多跑一地。

 數字化同樣賦能農文旅項目,讓村子煥然一新。章山村金剛溪農莊內,在線式土壤監測設備實時顯示著濕度、氮磷鉀含量等相關數據。「在村裡的支持下,我在大棚中安裝了水肥一體自動控制設施,為草莓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農莊負責人毛其江介紹。

 毛偉平表示,接下來,該村將以數字化、信息化建設為支撐,探索構建社會精細化治理新路徑。

 章山村的變化僅是大隱鎮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縮影。近年來,當地還湧現了不少特色打法,如當地雲旱村以黨建引領繪就共富圖景,芝林村則以「紅色旅遊+綠色發展」的方式探索振興之路……

 浙江省美好鄉村文化振興研究院副院長劉世峰表示,從「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到「千村未來、萬村共富」,浙江的鄉村實現了從環境整治到產業振興再到共同富裕的探索,完成了生態、產業、治理、文化的系統性重塑。當地鄉村正由政府單向推動轉向「黨建引領+市場參與+村民共創」,從單一經濟增長轉向「生態資本化+文化IP化+數據資產化」。◇(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