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恆)書法練習情緒   無心

書法創作中的情緒影響早已被人所重視,比如書法名作都是與書寫者當時的情緒有關聯的。

大家熟知的如顏真卿的《祭侄書稿》,就是一個在個人情緒高度激奮的狀態下創作出來的。而知曉度低一點的如王鐸的《贈湯若望詩》卻是在家境最困難的情緒下創作的。

但我這裏想說的是一個普通書法愛好者在平時的書寫習練中的情緒把控問題。

一是要重視自己的情緒穩定。我們在平時書法習練中,總會受到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帶來的情緒變化,所以一般來說,在習練書法時特別是在臨帖的時候要事先注意自己的情緒,我自己的體驗,臨帖應該是一種平和的心態、無憂無慮的情緒,不要是那種特別高興或者特別生氣的情緒,那樣的話,我們在臨帖時就不能進入專注的狀態,看似自己在揮筆書寫,實際是一種機械的運筆,長久這樣,進步很慢。

二是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在臨帖之前或者創作之前,內心問問自己,現在的情緒是不是最佳狀態,思想有沒有拋錨,其實就是想不想寫、想不想練的心態,如果不想寫,找出不想寫的理由,而後找出應對的解決辦法,把自己的情緒調整過來,靜心進入習練狀態。不要給自己找不練不寫的理由,其實可能就是偷懶的理由。

三是要努力長期保持自己的書寫情緒,制定自己的習練書法長期規劃。書法習練不像有些藝術門類,時不時總會有些進步、有些讓自己高興的事情,書法習練的過程十分漫長,中間的進步比較慢,甚至有時候很長時間不見明顯的進步。這個時候的習練情緒最容易起伏波動,所以要有自己的習練長期規劃,不要眼紅別人的進步,不要煩躁,不要急功近利,老老實實按部就班臨帖,紮紮實實一步一步創作,才可能真正進步。◇